

春节刚过,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持续发力,以产业扶贫,是北湖精准扶贫的抓手。在华塘镇华塘村,村里发展雷笋种植,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里70多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当下,正是采挖雷笋的好时节。在华塘镇名武雷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雷笋种植基地,一大早,工人们就在忙着采挖雷笋。鲜嫩、脆甜的雷笋采挖出来,马上送到厂房整理包装,中午时分,包装好的雷笋搭乘快递车驶向全国各地,晚上就能端上市民的餐桌了。成立于2009年的名武雷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了500亩雷笋。笋类一般春季才发芽生长,但合作社采用了“盖棉被”的“孵化”生产技术,10月底或11月初,就给雷笋盖上厚约20公分的稻草及谷壳,厚厚的“棉被”给雷笋增温,让它冬天就发芽并快速生长,11月底就可以采挖雷笋,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
种雷笋经济效益好,种一亩雷笋的收入相当于种四亩水稻,加上需求量越来越大,广州、深圳、长沙等地需求旺盛,合作社便不断扩大规模,吸收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雷笋种植。曹文军每年有半年时间在合作社务工,月工资四千多元,年底还能从合作社分得两千多元红利。去年,合作社吸收了二十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110多亩。如今,雷笋合作社种植规模已扩大到了600多亩,同时还带动了周边上百户散户种植雷笋,全村雷笋种植面积达到一千多亩。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就可以解决很多贫困户无资金但是又想参与雷笋种植的想法,今年,合作社带动了七十多户贫困户加入,预计总收入将达到五十多万。